天气忽冷忽热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发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16-5-27 10:39:31浏览量:141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家长烦心的季节,天气忽冷忽热,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更让家长头疼的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最活跃的阶段。我市各大医院发现,近期很多患儿集中发病,人数较往年增多,多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

一家两娃先后患病,小娃刚治好大娃又发热

昨天,在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坐在大厅内等候就诊。孩子们因为疼痛大声啼哭,输液室内挤满了无精打采的孩子,医护人员在其间穿梭,不时查看孩子们的病情。

家住城南办事处的王先生家有两个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两个孩子先后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他特意向单位请了假,带着孩子净往医院跑了。“我家两个娃,1岁半的女儿前几天才刚好,昨天发现儿子又病了!”王先生抱怨道。半个月前,王先生和家人发现女儿发烧,一直称喉咙痛,以为是普通感冒,王先生带着女儿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但问题不大,孩子手上和脚上没有起疹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女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正当王先生松了一口气时,儿子又喊喉咙痛、头痛,不想吃饭。王先生又带着儿子前去就医,检查发现两个孩子的病症相同。医生告诉王先生,孩子喊疼是因为他的口腔里生了疹子,疱疹性咽峡炎和常说的手足口病都是由同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手部接触、分泌物、唾液等都会传播病毒,两个孩子平时经常在一起玩耍,他的大儿子被小女儿传染并不奇怪。

目前,王先生正带着儿子每天前往医院治疗。

近期孩子集中发病 3岁以下的幼儿偏多

从市中医院儿科门诊了解到,这段时间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很多,医院平均每天每个医生需接诊约20多个孩子,今年的患儿数比去年明显增多。

市中医院儿科主任陆晓萍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一般是嗓子出现疱疹、孩子进食困难等,和手足口病临床症状最大的区别是手脚不出疹子。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容易受感染,3岁以下的学龄前幼儿最易“中招”,尤其是在一些幼托机构,可能出现集中发病的情况,因为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玩具,接触频繁很容易相互感染。

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介绍,每年的5、6月份,就会进入疱疹性咽喉炎和手足口病高发季,近期他们每天的接诊量高达上百人次。发病出现高峰主要与气温上升有关,雨水增多,空气变得潮湿,湿、热的环境特别适合肠道病毒的生存和传播。但家长不必惊慌,一般很快就可以被控制,只有极个别患儿的病程会发展得特别快。待进入盛夏高温天气,这类病毒就会自然消亡。

家庭学校要做好预防  一旦起疹发烧应立即就医

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介绍,手足口病大多急性发热出疹起病,多数患儿手掌、脚掌、口腔黏膜会出现红疹,臀部或膝盖会出现皮疹,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经确诊手足口病,要多休息,多饮开水,吃些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和含维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

家庭预防是幼儿防病的第一道防线。儿科医生建议,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吃熟食、喝开水等良好生活习惯。此外,学校、幼托机构要保持室内通风,对教室、寝室、厕所、食堂等场所进行常规消毒,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可疑的患儿,要尽快送医就诊,并对患儿接触过的玩具、被褥、桌椅等物品和活动场所进行消毒。(朱凌云)

快速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