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18-8-15 8:42:40浏览量:263次
老年科 杜桂彬
农村的娃,懂事早,很早就知道扛起家里的重担。想出人头地,必须努力的学习。条件不好,只有努力。终于在村里人的期盼下,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并且是将来要做医生的。五年医学生的生涯,接触了很多,也知道生死是一瞬间的事,患者来的时候,就是将生命托福于你了,你的一句承诺就是患者的希望。善良是做医生的根本。
毕业后,不想留在大城市,从小城来,还是要回到小城去,要为他们减少病痛,尽我所能帮助患病的人。于是我分到了靖城镇医院,干起了我最爱的内科。这一干就干到现在,整整30年了。回望来时路,初心未改。
2003年的3月,非典流行,全国都是谈SARS色变的时候,作为医务工作者,你必须挺身而出。对于发热的病人,虽然也害怕被传染,但是医生的使命感已经让你没有了畏惧。就像是一场战役,必须迎难而上,这个时候医生就是勇士。一次接诊了一个发热伴气喘的病人,胸片提示是重症肺炎。即使明明知道有被传染的风险,依然陪着病人完成每一项检查。请市里非典的专家组会诊,结论是疑似非典,后来虽然尽力救治,患者依然走了。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自己没有被传染是万幸。
在基层医院呆久了,名气也大,好多病人慕名而来。为他们想的就是花尽量少的钱来治好病。一次一个40多岁的MDS合并卵巢癌的女病人,肿瘤科不收,因为她的血小板计数只有正常人的十分之一,没有办法化疗,血液科考虑她的病情复杂还合并肿瘤,建议她去上级医院治疗,病人已经患病多年,家里的积蓄也已花完,去上级医院堪比登天还难,求医无门,直接找到我,二话没说,收下来治疗。几年时间,一直在我手里治疗,后来医院搬到新区的人民医院,病人也是一直相随,再后来,患者真的不行了,全身转移,治疗效果极差,家里放弃治疗,看着她一点点衰竭,内心也很难受,不能为她再做什么,很遗憾。不到60岁的年纪就走了。患者这么多年的痛苦终于解脱了。家人也是感激,毕竟多活了一段日子。
到新区医院以后分在血液科工作,血液科没钱的病人多,因为大多数病人为了治病真的是耗尽了。遇到年纪小的病人,家人没有办法放弃,最后选择骨髓移植,等配型,等骨髓供体,幸运的也许几个月,有的也许到死也等不到供体,看着他们希望燃起再破灭,作为医生其实内心也是煎熬的。捐款捐物是经常的事。血液科呆的时间长了,也见多了生死离别,内心的善良和责任越来越重。好好做好医生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回报患者。
一心扑在工作上,真的忽略了家人的健康。老婆持续的发热,原因不明,后来病情越来越重,不得已请假去外地大医院求医,后来病情诊断明确需要手术,因为工作耽误了最好时机,对家人也是满满的愧疚。老婆术后病退在家,身体不是很好,她即使作为一个病人,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平时也会谈论医院里病人的情况。感慨自己没有太大的能力帮到他们。后来有一次老婆出车祸,别人赔了几千块钱。本来是需要好好休息养病的。可是在她看到靖江日报上有病人求助的时候,毅然决然的把别人赔的钱全部捐了出去,有人说她傻,她说有人比我更需要。平时的点点滴滴也影响了她。和内心善良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善良。
2015年老年科成立,面对新的挑战,我从血液科出来,毅然加入到老年科的建设中。老年科作为刚刚成立的科室,面临着很多问题:病人从哪里来,你如何协调和兄弟科室的关系,你如何才能让病人满意,你如何让病人慢慢接受你,你如何保证你的门诊量,医院是要靠数据说话的,再多的困难也不是理由,你必须努力的干。于是他们都说我是“老黄牛”,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也是给年轻的医生做榜样。3年过去了,老年科的发展越来越好,虽然现在我们能上岗规陪的医生都还没有结束规陪,50多岁的年纪了,依旧夜班白班门诊的转,很累是肯定的,但是为了科室的发展,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老年科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生死相托只为了那一句承诺,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