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集团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18-8-20 14:54:04浏览量:363

8月17日下午,市医疗集团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在市人民医院举行。活动表彰了30名“最美医师”,并为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老一辈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在《昨天、今天和明天》医生访谈节目中,薛迎春、朱志贤、杨柳、陈炜平、肖海洋等五位“杏林守望者”分享了他们的行医历程。舞蹈节目《鼓韵》充分彰显了战鼓声声、舞姿翩翩的壮美画面。两位医务工作者黄余锋、杨震宇则向观众讲述了他们医疗生涯中的远行故事。音诗画节目《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摹出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斗”在一线的生动形象……

据悉,为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医疗集团开展了“最美医师”评选和“不忘初心,回顾我的医师历程”主题征文活动。庆祝活动现场为30名“最美医师”颁发了证书,并宣读了优秀征文评选结果的表彰文件。

无影灯下的废寝忘食,柳叶刀尖的精研极虑,灾难一线的大爱无疆……医者们用爱与坚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昨天是首个“中国医师节”,记者深入走访坚守岗位半世纪的老医者、“家有俩医生”的“双医”家庭和城乡普通患者,还原医生最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以此致敬奋斗在一线、不辞辛劳的全市4800多名医务工作者!

施惠义:医者的坚持,半世纪与“光明”同行

1001.jpg

在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有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身穿白大褂,胸挂听诊器,聚精会神地为市民体检。老先生名叫施惠义,是我市最早的眼科专家。行医57年,他去过非洲,代表国家开展医疗援助;也带队“镇守”过征兵体检,精心为祖国选送优质兵源。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看”过的眼睛不计其数,被患者誉为“光明使者”。

施惠义1936年出生于靖江,从靖江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人民医院工作。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连续多年向非洲派出国家医疗队,施惠义便是其中一位,从1970年10月至1973年3月,施惠义在国外待了近三年时间。“当地的医疗水平较为落后,要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医疗队伍。”施惠义回忆,除去给当地人看病,每天也为当地实习生上课,带他们观摩手术,讲解实践操作的要点和方法。外援医疗队在非期间表现出色,让不少其他国家医疗队为之侧目。1973年施惠义回国后,他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培养的五位实习生,陆续来到南京医学院深造,回国后都成为了当地医院的骨干。

回国后,施惠义重回市人医,正好赶上了征兵入伍的热潮。施惠义作为当时靖江县为数不多的眼科专家,责无旁贷地挑起征兵体检工作的重担。在施惠义长达50年的体检工作中从未出过一次“退兵”,这也让施惠义多次获得由省卫生厅、征兵办颁发的优秀体检工作证书。

退休后,施惠义又接受市人医的返聘,专门负责医院眼科体检工作。“我用大半辈子在一个单位做了一件事,倘若能有幸帮助到几个患者,我就觉得这辈子很值得。”施惠义说,接下来的时间只要市民有需要,只要自己身体情况允许,他会一直做下去,将自己大半辈子所学所思传承下去,为病人多解决点问题。

医生家庭:家有俩医生是种怎样的体验?

1002.jpg

家中夫妻二人均为医生,在旁人看来,这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眷侣。市人医儿科副主任医师朱敏和妇科医生邱萍就是这样一对“模范”,他俩于2000年、2002年先后进入靖江市人民医院,并在来院后结婚生子。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14岁了。

“我跟他早在高中时期就相识,后相恋于儿科科室。”谈到两人的恋爱经历,邱萍笑着告诉记者,高中时期朱敏高她两届,后来自己在市人民医院儿科科室实习的时候,又再次“邂逅”了他,最后两人就在一起了。

家里有两位医生,这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每当别人问起这个问题时,朱敏和邱萍夫妇俩总是笑而不语,因为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才知晓。

家有俩医生,日常话题就绕不开医院、病人。平时两个人对话也多是医院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某某医生又收到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哪天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人等。“我俩的手机永远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患者有需要,随叫随到。”邱萍告诉记者,有一次朱敏下夜班回来刚睡着,医院就来了电话,说有个早产儿需要紧急救治,得知消息的他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开着车向医院奔去,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才回家。“那天我记得很清楚,他走的时候我特意看了时间,当时12点不到,他睡裤都没来得及换。”邱萍说,作为一名妻子,自己希望爱人能安安稳稳睡个好觉,但同为医者,更能体会到丈夫的心态。虽然同在一家医院,但一上班就围着病人忙,两人竟然经常好几天都碰不着面。

家里有两个医生,最大的亏欠就是家人。说到女儿,邱萍很快红了双眼。有次一家人约定好周末出游,出发当天行李都搬上车了,医院里突然来了急诊,计划只能取消。女儿很懂事,一点没有哭闹,但她那种失落感,作母亲的都看在眼里。孩子有时候也会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像是个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留守孩子”。我们计划下周带孩子去趟西安,现在我俩正在努力争取时间,希望这一次能有个真正的‘三人游’。”邱萍说。

患者眼中的医生:“医生是个让人尊敬的职业”

1003.jpg

倘若不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市民朱旭华不会知道“医者仁心”真正的含义。2018年大年初二,朱旭华因肠梗阻被送往市人民医院,进行急诊手术。届时,已是下午7点,朱旭华根本无法平躺,整个身体蜷曲得像只“大龙虾”。

接到急诊后,正在休假的市人医普外科副主任、普外肝胆微创病区主任吕剑抛下亲朋好友,立即赶回医院,组织会诊。当晚9点,朱旭华被推进手术室,腹腔打开时,吕剑发现患者有2米多小肠出现坏死,手术进行了整整4个小时,清理出来的坏死的肠管和腹腔的血水满满一桶,就连手术室护士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小肠被切除的。

“当时,只要医生有一丝丝犹豫,我就算交代了。”吕剑告诉记者,手术过后,他才知道由于病情较重,送到人医时他无法完成完整的检体,也就无法通过检测手段判断确切病症。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对医院、对主刀医生都是极大的考验。那时候他才知道主刀的医生是冒了多大的风险,顶了多大的压力。“我今年40岁,生平只送过一次锦旗,就是给医生的。我觉得医生真的是个伟大的职业,值得社会各界尊敬。”朱旭华说。

“救死扶伤、精湛手术”“医者仁心、人间大爱”……在市人民医院,每年都会收到数十面锦旗。也偶尔会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偷偷给急诊科、儿科等科室的医护人员们,点上几份外卖,送上几杯奶茶。“知道医生辛苦,但不知道这么苦。”正陪孩子在儿科住院的市民陈敏告诉记者,好几次下午一两点还看见医生们在吃冷盒饭,期间病人一喊就要立即过去,一盒饭吃了几次还没吃完,真是不容易。


快速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