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一年救回200多名心梗患者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18-11-22 9:54:48浏览量:254

心脏骤停!

急诊上演“生死时速”

11月16日晚8:00,41岁的市民张先生在胸口疼痛了1小时后,来到市人民医院急诊胸痛诊室就诊。8:03完成首份心电图,心电图同步上传至“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

“心梗!须尽快开通血管!”时刻关注微信群的心血管内科值班医生聂亚彬当机立断。开通静脉通道、心梗术前药物的足量负荷、家属谈话、快速启动导管室流程……一切措施井然有序地展开。

8:10,心电监护设备突然发出警报,患者发生了心血管内科最危急的病情:室颤,此刻浑身抽搐、双眼上翻,呼之不应。

值班护士罗玉春赶紧冲到患者床边,“快去拿除颤仪和抢救车,喊医生!”她一边进行心肺复苏一边喊道。话音刚落,急诊护士吴淑仪、周燕萍便推着除颤仪、抢救车赶到患者床边。

8:13,病人没有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胸痛诊室值班医师李如风指导,予以电除颤1次,同时维持胸外心脏按压。8:14,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李如风不敢有丝毫松懈,患者入院后发作室颤、心跳骤停,是极高危冠心病患者,必须尽快行冠脉介入。

8:30,患者被送达该院导管室,手术室内,聂亚彬带领介入团队早已准备就绪,立即进行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8:45开始穿刺,之后开通血管并植入药物支架,9:00球囊扩张,9:10手术结束。患者胸痛、胸闷明显缓解。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开通血管只用了约60分钟。“当时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我们原以为没希望了,多亏了市医院胸痛中心给了他二次生命。”患者家属激动地说。

一年200余名心梗患者重获新生

这样的快速救治并非个例。胸痛中心成立近一年以来,共收治患者约600例,其中心梗患者200余名。

胸痛中心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与中医院、新港城医院等多家医院签订协议,逐步形成了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实现120、基层网络医院,以及中心救治的无缝对接,患者无论就诊胸痛网络的任何一家医院,均能实现救治信息的共享和适时沟通,实现远程诊断。同时,增添急救设备设施,全方位、分层次、多元化进行院内外胸痛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不足一年的时间,急诊心血管介入手术量、绕行心内科直达介入手术室比例显著提高。如今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时间从原来的国家标准120分钟,成功接轨至国际标准90分钟,甚至已经出现多例60分钟救治成功的病例。

“心肌梗塞发病快、变化多、危险高,而救治时限非常短。”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冠脉病区主任胡方斌说,医生在争分夺秒的同时,希望病患和家属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跨城送医的路上,一旦病发,切记第一时间将患者送至就近的、有能力抢救的医院。

在市人民医院的挂号、急诊室、抢救室门口,随处可见“胸痛患者优先就诊”的字样。胡方斌表示,眼下胸痛中心已基本实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链接,成为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区域协作急救网络,救治成功率大幅提高,群众就医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90后”心梗患者不少

在胸痛中心的病例记录里,记者看到一些“80后”甚至“90后”的心梗患者。“过去以中老年心血管患者居多,现在由于大家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睡得少,再加上抽烟、酗酒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心血管疾病已呈年轻化趋势。”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钱建东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导管室曾迎来了一位年仅27岁的小伙。小伙个子不高,体型较瘦,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也没有心梗家族史,怎么会发生心梗呢?原来,小伙儿已经有13年烟龄,当天因烦心他连抽了3包烟。

“这种血栓闭塞性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不严重,可能是大量吸烟引起血管内皮紊乱,进而在劳累、剧烈运动、饱餐、熬夜等因素诱发下促使血栓形成。”对此,钱建东表示,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吸烟与心肌梗死之间有强烈的关联性,对于青年男性来说,吸烟可增加7倍的心梗风险。今年年初,一名60多岁的男子因心肌梗死被送到医院救治。医生发现,该男子从十几岁就开始吸烟,造成心脏冠状动脉三根血管严重狭窄,接近闭塞。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市民平时生活要规律,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保持心态平和。”聂亚彬说,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体检。有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应每隔3个月对血糖、血压进行定期检测。


快速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