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2-23 14:14:52浏览量:301次
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电生理病区为患者进行房颤消融加左心耳封堵术
“心跳得厉害”“心脏乱跳”“心脏跳到嗓子眼了”……进入冬季,气温降低,无形中增加了心脏的压力。日前,笔者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电生理病区了解到,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其中心律失常较为常见。而近几年,随着生活习惯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变,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已逐渐成为心律失常的主力军,成为中风、脑梗等疾病的导火索。医生提醒,关爱心脏,远离房颤,少熬夜、少饮酒、少喝咖啡等精神刺激类饮品,如有胸闷、心悸、乏力,切记早到医院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最近一段时间,脑中风患者明显增多,医院病房里也住了不少中风、脑梗患者,而这些疾病最初的源头,40%左右是房颤。”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电生理病区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蔡卢铭讲诉,房颤,顾名思义,就是心房发生了“颤动”。打个简单的比方,心房内血液的流动本来是有规律的,有既定路线的,当房颤发生,这些路线全被打乱了,心房的机械收缩丧失,导致心房内血流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若形成血栓,脱落后堵塞脑部血管,就会引发脑梗等突发疾病。
房颤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即房颤的发生率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7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能达到4%。然而近几年,被查出患有房颤的中青人也不少。“不光有六十几岁的发病人群,四十余岁的房颤病人因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突发脑栓塞的也不在少数。”蔡卢铭表示,种种病例表明,房颤十分危险,它就像埋在人体内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那么房颤有什么症状呢?蔡卢铭介绍,房颤症状多变,最典型的症状为心悸,也就是“心慌”“心跳得厉害”,一些患者刚发作时不以为意,休息就会好转,甚至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心脏耐受性的提高,这种心慌的症状会逐渐消失,但隐患仍留在身体里,能够潜伏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也有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直接以脑卒中作为房颤的首发表现,这时已经影响到了肢体活动、言语功能等,会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偏瘫、昏迷,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负担。长期的房颤还可导致心衰,或使既往心衰加重,从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胸痛等症状。正是因为房颤的隐匿性强、长期并发症严重,更需要市民提高警惕,尽早发现,排除危险。
“大量研究发现,房颤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大量饮酒、浓茶和咖啡,均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肥胖、活动减少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有研究发现,对于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可降低房颤的发生率。”也就是说,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少饮酒,少喝浓茶和咖啡,及时调整心态,给自己解压,能够一定程度上预防房颤的发生。
一旦发现自己有心悸的症状,应减少侥幸心理,尽早去医院做检查,正确认识房颤,及早识别房颤,早期治疗房颤。
蔡卢铭表示,2019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电生理病区房颤射频消融达到50余例。目前,市人民医院已经创立房颤综合管理中心、房颤门诊、抗凝门诊。明年该院计划申报建设国家房颤中心,随着高科技智能心电监测系统的应用及房颤综合管理中心的推进,能给病人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