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腹痛还有可能是血管出了问题!!!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7-21 13:05:44浏览量:305

80001.jpg

科普小贴士

1、突发腹痛

腹主动脉瘤/夹层破裂:

部分腹主动脉瘤可表现为腹部撕裂样疼痛,患者或家属有时甚至能在腹部触摸到搏动的肿块。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并且控制不好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尽可能减少破裂或继续破裂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腹主动脉瘤/夹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缺少特殊表现,许多患者是在健康体检接受腹部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不必惊慌,请收集整理好您的检查报告或影像资料,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80002.jpg


2、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血栓脱落堵塞动脉后,原本由该动脉负责的器官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的急性疾病。

有房颤病史并且不积极接受治疗的患者很容易成为动脉栓塞的受害者。由于心房颤动而在心脏内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即可随着血流堵塞血管。若肠系膜上动脉被堵塞,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的腹部剧烈疼痛,并且多伴有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期等肠梗阻的表现!一经出现,请立刻前往普外科治疗。讳疾忌医将可能会让患者面临肠道坏死甚至死亡的风险!

当然还要注意的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的血运性肠梗阻与其他类型的肠梗阻表现类似,因此,先由普外科排查病因,若最终发现病因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应当介入科或血管外科诊治。

80003.jpg


3、不可忽视的慢性腹痛

上述的两种疾病起病急,后果严重,贻误病情会使患者承受不可挽回的损失。

也有不少血管疾病表现为慢性的腹痛症状,如腹腔干夹层、肠系膜上动脉狭窄、门静脉血栓等疾病。这些疾病若不积极接受治疗也由可能发生由慢转急的风险。


突然腹痛要注意,应该重视起血管疾病,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80004.jpg

近日,靖江市人民医院医务部联合消化内科对医院三例腹部血管疾病病例举行了病例讨论学习。这三个病例分别是:1.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2.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管动脉瘤破裂出血;3.腹腔干夹层动脉瘤。

80005.jpg


首先,影像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敏对三个病例的影像学检查进行了专业的分析,并提出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必须行增强CT或CTA检查,在影像学上提示有阳性征象。

随后,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吕剑从腹部血管疾病类型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向参会者进行解读,他指出常见的类型有内脏动脉夹层、内脏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其他还有主动脉夹层,Standford A型和B型主动脉夹层一旦侵及腹主动脉,也可表现为腹痛等腹部症状。他指出CTA检查应当作为诊断此类疾病的首选且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立主任从介入治疗方面入手,提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和感染性动脉瘤的处理原则均不一样。他同时指出,还应该关注腹部血管缺血病变。急性的栓塞病变常见于心源性,房颤最为常见,且此血栓一般为白色栓快,无法进行溶栓治疗,须行手术切开取栓;腹部血管狭窄通常伴有基础疾病,需要多科室会诊后系统性治疗。

来自心内电生理病区副主任医师蔡卢铭提出,将D-二聚体检测作腹部血管疾病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筛查试验,CTA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自心内电生理病区副主任医师蔡卢铭在赞同李立主任意见的同时提出,将D-二聚体检测作腹部血管疾病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筛查试验,CTA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消化内科主任沙杰指出如急诊发现不明原因的腹痛患者,特别是伴有高血压、房颤等高危因素,如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一定要建议患者行腹部CTA或增强CT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因。

0006.jpg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凌峰主任指出,腹痛这个看似很平常的疾病,患者一般就自行服用药物,往往忽略腹部血管疾病,加之腹部血管疾病早期缺乏特异体征,诊断困难,大部分病例都是以腹痛待查收住消化内科。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本院消化内科收治腹部血管急症的患者大约20-30例/年,常见有肠系膜动脉栓塞、夹层及动脉瘤等,且发生率还在不断增高,所以医患双方一定要引起重视,始终保持警惕,做到早期诊断,并加强多科协作诊疗,提高对此类疾病救治能力。

80007.jpg

突然的腹痛一定要引起重视,可不是简单地吃吃药片缓解疼痛,虽然腹部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然而一旦发生,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随病程进展还会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请所有人重视起来吧!(医务部)

80008.jpg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快速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