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险!看我们的“拆弹专家”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4-14 8:35:44浏览量:265

陆大爷是一名82岁的退休职工,平日里与友人对弈、与亲朋品茗,退休生活是平静、安康。某天下午,他自觉左侧头痛,并且胀痛明显,以为是劳累,也就没有引起重视。等到第二天,陆大爷发现自己的左侧眼睑下垂、视物有重影,且头痛加剧,家属见状,急忙把他送至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医生们详细为陆大爷进行检查,在CTA后发现,他颅内的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呈“葫芦”形状,已经直接压迫到了动眼神经,并处于破裂的边缘状态,随时有发生破裂、危及生命。神经内科的“拆弹专家”们(脑血管神经介入团队)迅速行动,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麻醉科、第二手术室、NICU的工作人员也准备好,所有人通力合作展开了一场“拆弹之旅”!

760001.jpg

头颅CTA显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狭长形,与动眼神经走形一致

陆大爷的妹妹3年前因大脑中动脉闭塞,经神经内科团队急诊取栓治疗,现恢复很好。家属信任的目光让神经介入团队信心倍增,也感到责任重大,徐小军副主任医师作为主刀医生,反复研判动脉瘤形态,没有微导管实物,他就用口罩上面的塑料条模拟微导管塑形,反复模拟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以便在术中第一时间应对。严明副主任医师、顾志群主治医师与第二手术室、麻醉科、NICU、神经内科一病区护理组的同事们也做好了手术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4月3日上午9点,手术在全麻下开始,首先进行脑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检查,这一点相当关键,造影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和之前的CTA比较有明显的改变,呈现“葫芦”形状,无形当中增加了手术难度,相当于两个动脉瘤!

760002.jpg

微导管塑形,一次超选即顺利的到达了动脉瘤底部

760003.jpg

在微导管稳定到位后,手术人员逐步填塞弹簧圈,他们先将葫芦远端填实,再回退微导管填近端、封瘤口,最后动脉瘤致密栓塞。

760004.jpg

760005.jpg

术后“拆弹专家”们身着铅衣合影

陆大爷在手术后经过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恢复得很好,无神经功能缺损,近日已经康复出院。

760006.jpg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颅内动脉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为每年6-20/10万人,破裂出血的致死率约25—50%,常规体检可以通过头颅磁共振MRA、头颅CTA无创检查发现,及早进行干预,可以避免出血,危及生命。目前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微创介入栓塞、开颅夹闭,微创介入栓塞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经成为颅内动脉治疗的主要趋势。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介入团队的诊疗水平在南京鼓楼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教授帮扶下得到了飞速提升,手术团队成员也在平日里苦练基本功、多次进修学习,现已独立开展微创介入治疗动脉瘤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这也使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诊疗技术更丰富、救治手段更多样。(神经内科)


快速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