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帕”】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为帕金森病人装上“脑起搏器”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9-2 8:51:38浏览量:237

近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位帕金森患者开展靖江首例帕金森病植入脑起搏器(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患病8年的刘阿姨士终于有望摆脱“抖慢僵”,重启新人生!

8年前,刘阿姨开始出现肢体震颤,刚开始主要是左侧起病,以下肢为主,逐步累及双侧肢体,并伴有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刚开始没在意,可是“走路抖抖索索”的症状加剧,后来她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从此,刘阿姨就常年与美多巴、泰舒达、安坦等治疗帕金森疾病的药物为伴,药量逐年增大,病情开始变得不可控,同时她还出现视物模糊、药物起效时间延长等不良反应。

当她得知医院开设了帕金森病MDT门诊后,立刻前来就诊。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潘恩裕接诊后,立即与帕金森团队研判病情,认真细致专业地评估,认为刘阿姨符合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Hoehn-Yahr)分期2.5期,左旋多巴冲击试验改善率大于30%,有手术指征,并向家属提出进行DBS手术治疗的建议。

690001.jpg

术前CT检查前上头架

在术前,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麻醉科多学科会诊并充分评估确定刘阿姨无手术禁忌后,于8月28日为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术(DBS)。术前行3.0T核磁扫描确定双侧丘脑底核(STN)为所植入的脑内核团,并于麻醉前为患者安置立体定向头架再行头颅CT扫描,将头颅MRI与CT数据导入手术计划系统(Leksell SurgiPlan)进行融合定位,确定靶点坐标。

690002.jpg

术中电生理监测到靶点的电信号

在手术当日,潘主任团队顺利为刘阿姨植入电极及刺激器,术中电生理监测明确电极在靶点核团的电信号满意,术后复查头颅CT并与手术计划进行核对提示精准在位。

690003.jpg

690004.jpg

术后复查与术前计划的核对

刘阿姨在手术后因术中刺激和术后的脑组织微毁损效应,在未开机状态下服药间隔周期延长且未出现震颤,抖动的症状消失,目前恢复良好,有望摆脱“抖慢僵”。

潘恩裕介绍,刘阿姨在术后一个月开机时疗效比现在更好,植入脑起搏器(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手术无疑是对帕金森病(PD)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目前,帕金森患者的治疗包含药物、手术、康复等,药物治疗贯穿治疗的全程,当患者出现优化药物治疗后仍出现异动、难以控制的震颤、强直、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或者当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无法服用相关药物时就可以考虑接受DBS手术来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手术后通过神经调控与药物相结合可以极大减少药物的摄入量并能充分改善震颤、强直、缓慢等运动症状以及较好改善睡眠、疼痛、便秘、排尿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从而极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延长患者的生命。

帕金森病植入脑起搏器(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的出现成功解决了中晚期帕金森患者的难题。它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内特定神经核团的位置植入电极,通过高频电刺激可抑制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治病的作用,是微创、可逆的神经调控治疗方法。

690005.jpg

由于手术要求非常精准,是整个神经外科精度要求最高的手术,这标志着神经外科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也将免去我市及周边区域帕金森病患者四处奔波看病的烦恼,让广大“帕友”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一站式、标准化、专业化的诊疗服务。(神经外科)


快速导航

Baidu
map